<samp id="w3l2h"><ins id="w3l2h"></ins></samp>
    <menuitem id="w3l2h"><ins id="w3l2h"></ins></menuitem>

    <samp id="w3l2h"><ins id="w3l2h"></ins></samp>
    <tbody id="w3l2h"></tbody>

      <samp id="w3l2h"><ins id="w3l2h"></ins></samp>
      <progress id="w3l2h"><bdo id="w3l2h"></bdo></progress>

        <samp id="w3l2h"><ins id="w3l2h"><ruby id="w3l2h"></ruby></ins></samp>

          1. 學術園地

            應用過程方法提高管理評審過程運行效果

            發布: 2006-05-19 00:00:00

                有些貫標組織進行的管理評審有應付外部審核的傾向,結果是自我評價高、發現問題少、整改效果不顯著。組織應應用過程方法,全面地策劃、建立和連續監控“5.6管理評審”的運行,對評審出的問題認真整改和跟蹤,以便獲得顯著的運行效果。
             
            一、受控過程和過程方法
                1.受控過程
                ISO 9001標準所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諸過程,都是受控過程。筆者將其定義為:“一組依據規定要求輸入和使用資源,并適當轉化為輸出結果的相互關聯和作用的活動。”
                其中的規定要求(不只是管理要求,還有技術、產品要求)是過程運行的依據,應完善和到位。資源是過程運行的基礎,應充分和適宜。應依據規定要求輸入和使用資源,并將部分資源轉化為滿足規定要求的輸出結果。
                規定要求、資源、輸入、轉化和輸出,以及活動之間、過程之問的相互關聯和作用,是過程的六個要素。
                2.過程方法
                筆者認為,適用的過程方法應是:“系統地識別質量管理體系諸過程的特點、作用和順序,系統管理諸過程,包括過程的策劃、建立和連續監控,使得諸過程的規定要求、輸入資源、轉化活動和輸出結果受控并持續改進,且活動之間和過程之間銜接有序、作用相成,以確保諸過程運行滿足規定要求,獲得增值效果,致使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滿足顧客要求,增強顧客滿意。”
                過程的監控即過程的監視和控制,包括監視和檢查(即監查)及調控、監視和測量(即監測)及調控。
                對于管理評審過程,監控的方法主要是監查及調控。通過審批(含檢查)和發布后的監查及更改,確保規定要求完善和到位,再依據規定要求監查及調控該過程的其他五個要素。
                調控是針對過程要素存在的問題及潛在問題(以下簡稱問題),采用適當的糾正、糾正措施及預防措施予以改進。調控即改進,連續監控含有持續改進。
                管理評審過程運行時的連續監控,是依據規定要求監查輸入資源、轉化活動和輸出結果及其相互關聯和作用,對發現的問題采用上述適當的措施予以改進。過程不運行時,也應對發現的資源問題采用上述適當措施予以改善。
             
            二、管理評審過程的策劃
                經策劃應確定:
                1.管理評審過程是質量管理體系諸過程中一個整體性的主過程,必須使其有效運行,以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下簡稱“三性”)。這一主過程包括兩個分過程:評審過程和整改過程,前者輸出明確的問題,后者輸出顯著的效果。
                2.規定要求是組織編制的到位的《管理評審過程控制程序》,其中規定受益者(顧客、組織、供方和社會)的期望和ISO 9001標準的要求是過程運行的依據,還規定了過程運行要求和連續監控方法。
                3.管理評審過程輸入和使用的資源主要有:
                (1)人員——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和有關部門(含分廠、車間)領導。
                (2)資金——全過程運行所需費用。
                (3)信息——有關文件,包括《管理評審過程控制程序》和管理評審過程運行計劃、資料,以及質量管理體系和諸過程運行效果及問題的匯報。
                (4)要認真,真準備、真評審、真整改、真監控、最高管理者真發揮作用,這是獲得顯著效果的必要條件。
             
            三、管理評審過程的建立和運行
                有關人員可在認真學習ISO 9001標準的基礎上,參考本文對受控過程、過程方法和管理評審過程運行要求、連續監控方法的闡述,并結合組織的實際認真編制《管理評審過程控制程序》。這一程序文件的內容和過程運行要求主要包括:
                1.控制的目的和范圍。
                2.管理評審過程的要素、連續監控(含持續改進)的方法。
                3.最高管理者任組長,管理者代表任副組長,各有關部門領導配合。
                4.編制經最高管理者審批的《管理評審過程運行計劃》。
                5.評審過程運行要求:
                (1)輸入資源主要是參會人員和以下八方面的效果及問題:
                ①質量方針實施和質量目標實現的效果及問題;
                ②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效果及問題;
                ③上一次管理評審的效果及問題;
                ④諸過程的監控運行效果及問題:
                ⑤資源配置和使用的效果及問題;
                ⑥產品質量狀況;
                ⑦顧客滿意程度;
                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制定與實施效果及問題。
                (2)轉化活動是在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者代表協助的評審會議上,依據規定要求對匯報資料進行認真評審,形成評審意見。
                (3)輸出結果是對質量管理體系“三性”評價客觀、所列問題明確和整改辦法清楚、經最高管理者審批的《管理評審報告》。
                6.整改過程運行的要求:
                (1)輸入資源主要是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問題責任部門人員和可行的整改措施、使用的物資。可行的整改措施應包括為何改、改什么、誰來改和怎樣改等問題。此項整改是由管理者代表牽頭,責任部門人員在整改辦法的基礎上對問題逐一分析而制定出來的。
            整改措施有糾正、糾正措施、預防措施和改進措施。改進措施如產品質量的改進、服務質量的改進、過程監控的改進等,可涉及技術攻關、工藝革新、資源改善、產品換代甚至技術改造。
                (2)轉化活動是在最高管理者支持和管理者代表協調下,責任部門人員認真實施整改措施。
                (3)輸出結果是通過整改所獲得的實在效果和相應的經最高管理者審批的《跟蹤整改報告》。
             
            四、管理評審過程的連續監控
                管理評審過程的連續監控(含持續改進)包括:
                1.對評審過程的輸入資源、轉化活動和輸出結果進行連續監控,使得匯報資料充分、評審認真和問題明確,形成用數據和事實表述的《管理評審報告》。
            問題明確是指問題的性質、程度、損害、原因和責任均表述清楚,且無漏項。這是獲得顯著整改效果的前提。
                2.對整改過程的輸入資源、轉化活動和輸出結果進行連續監控,使得整改措施可行、整改認真和實效顯著,經驗證滿足規定要求,形成用數據和事實表述的“跟蹤整改報告”。
                增值的效果含增加了效益、減少了損失、節省了資源,提高了效率和獲得了成果。
                3.若發現《管理評審過程控制程序》有紕漏但尚未發生問題,要履行更改手續,予以完善。
                總之,貫標組織應編制到位的《管理評審過程控制程序》,認真運行過程,實施連續監控,以獲得顯著增值效果。
             
            ? 天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