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w3l2h"><ins id="w3l2h"></ins></samp>
    <menuitem id="w3l2h"><ins id="w3l2h"></ins></menuitem>

    <samp id="w3l2h"><ins id="w3l2h"></ins></samp>
    <tbody id="w3l2h"></tbody>

      <samp id="w3l2h"><ins id="w3l2h"></ins></samp>
      <progress id="w3l2h"><bdo id="w3l2h"></bdo></progress>

        <samp id="w3l2h"><ins id="w3l2h"><ruby id="w3l2h"></ruby></ins></samp>

          1. 新聞動態

            文成縣農產品標準生產技術進村入戶

            發布: 2007-02-08 00:00:00

                一盤鮮嫩的蕨菜干,每一段5厘米左右長,整齊劃一;一盤金黃色的龍鱗筍,厚度均為3至4毫米,均勻適度……在文成縣百丈?T鎮的綠野美味飯店、銅鈴山的銅鈴山莊餐廳等處,游客們就餐時都為文成當地農產品的標準“身段”而驚詫不已。如今,文成農民養雞種菜都有標準,5萬農民掌握了18種農產品的標準生產技術,并用于生產加工。

                據介紹,文成縣生態環境良好。目前全縣共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1個,面積34400畝,種類包括綠色大米、瓜菜、畜禽養殖等。針對這些基地產品的生產加工,縣里請有關方面專家制訂了各種《作業指導書》。農業部門通過派出農技人員到基地和田頭現場指導、下鄉分送《作業指導書》和舉辦培訓班等多種途徑進行推廣指導。并通過當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向當地民工推廣。僅去年,他們就向各地農戶分發各種農產品生產加工《作業指導書》1萬份以上,派到11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現場指導的農技人員達上千人次。

                為了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去年,縣里還對3000多農民進行了培訓。通過政府的提倡推廣和企業的實施,山區農民開始逐漸走上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工之路,使原來土生土長簡單加工的農產品有了標準化“身段”。在當地最大的農業龍頭企業哼哈集團加工車間,筆者看到,員工們正按《作業指導書》程序加工白蘿卜菜,洗、烘、蒸各道程序井井有條。文成縣黃坦鎮馱岙村的陳聰圖以前在南方農業公司務工,掌握了養雞、種紅薯的標準方法技術后,去年,他按標準化養了兩批次200只雞,比普通籠養雞增收2500多元。老陳說,我是按《指導書》里的規范操作程序養的:每畝山地只能放養2只;每晚6時喂飼一頓生蛆等高蛋白食物,還要在雞場里種一些草和蔬菜作為補充飼料。
            ? 天天色